有人說,“好餓,為什么要我大半夜看這個。”
有人說,“好餓,剛才的飯好像白吃啦。”
有人說,“好餓,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等過年。”
原來,他們都是被一部剛上線的紀錄片《風味人間》迷住了。
來源:網(wǎng)友評論截圖
來源:網(wǎng)友評論截圖
陳曉卿擔綱總導演,李立宏配音,阿鯤配樂,還有蔡瀾做總顧問,那個“懂吃”的團隊,又帶來了熟悉的味道。
《風味人間》海報
《風味人間》一出“聲”,很多人肚子就餓了,不信,請看他們對美食的描述:
奶桶肉:帶皮燜烤的羊肉汁水豐盈,并帶有獨特的炙烤香,極致的味覺體驗在羊胸口,刀鋒過處,張力十足的油脂迎刃綻開,綿密濃烈,余香滿口。
奶桶肉。 來源:視頻截圖
禿黃油拌飯:蟹油浸潤膏黃,只添加鹽與少量魚露輔佐,略硬的雌黃,綿潤的雄膏,雙劍合璧,直指人心。
禿黃油拌飯。 來源:視頻截圖
富貴雙方:上方調(diào)和冰糖與蜜汁,蒸制四小時,這是火腿以主角身份的驚艷登場。繁復(fù)的制作,酥爛剔透的口感,咸鮮與甘甜,在這里奇跡般相逢。
富貴雙方。 來源:視頻截圖
短短50分鐘,手抓肉、熏馬肉馬腸、金華火腿、冷筍、碾轉(zhuǎn)、巴楚蘑菇、龍須筍燉雞……中國和世界各地約20多種美食依次亮相。
手抓肉。 來源:視頻截圖
薺菜豆腐羹。 來源:視頻截圖
金銀蹄膀。 來源:視頻截圖
龍須筍燉烏雞。 來源:視頻截圖
在超微觀攝影、顯微攝影等攝像手法下,水汽在馬肉表層凝成冰霜,鹽?;牖鹜鹊乃查g都清晰可見。
水汽在馬肉表層凝成冰霜。 來源:視頻截圖
高清的航拍畫面里,有壯麗的自然風光。《風味人間》一開篇的羊群大遷徙,有網(wǎng)友說,“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《動物世界》”。
來源;視頻截圖
來源:視頻截圖
用美食連接世界
不同于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專注于中國的美食,《風味人間》將視線移至更加宏大的美食世界。
同處一個地球,人們對于美食的追求是相同的。中西對比,不僅是食物的流變,也是文化的交融。
西班牙人說,火腿是“諸神才能享用的真正珍饗”,定期涂油,調(diào)整懸掛位置,甚至規(guī)定肉面的朝向、窗戶開合的尺度都有講究。
西班牙火腿。 來源:視頻截圖
把鮮肉修煉成火腿,東西方工藝異曲同工。”中國傳統(tǒng)火腿的制作同樣需要仰賴天時地利,以及人力的悉心養(yǎng)護。
金華火腿。 來源:視頻截圖
“若要吃好飯,洋芋砸攪團”。在甘肅,土豆經(jīng)過反復(fù)捶打,產(chǎn)生普通土豆泥無法比肩的韌糯口感。配上油潑辣子、韭菜,一勺酸楚動人的漿水,酸辣辛香。
甘肅特色小吃洋芋攪團。 來源:視頻截圖
在法國南部的阿力高,人們也讓土豆的形狀產(chǎn)生了相似的變化,牛奶融化土豆泥,攪拌均勻后加入大量奶酪,當?shù)厝私兴俨纪炼鼓唷?/p>
法國阿力高的瀑布土豆泥。 來源:視頻截圖
總導演陳曉卿曾說,“東西方有很多不謀而合之處,《風味人間》以世界美食作參照系,告訴你中國從來不是‘美食孤島’,國外美食同樣能引起大家的共鳴”。
專注風味,高于風味
美食背后,是辛勤的人
《風味人間》里,有各地的美食,同樣也有許多“人的故事”。
來源:視頻截圖
在《風味人間》的第一集,很多人都被片尾的“鏢魚少年”感動。
“鏢魚少年”。 來源:視頻截圖
在臺灣,有一種古老的鏢魚技法來捕旗魚:
少年站在船頭,隨海浪上下顛簸。 來源:視頻截圖
旗魚是風浪中的短跑冠軍,想在短時間捕獲它并不容易,而今年,旗魚總是難覓其蹤,少年和他的父親已經(jīng)海上等待多日。
海中的旗魚。 來源:視頻截圖
攝像機綁在鋼鏢上,觀眾就像和少年一起在海浪顛簸,有人說,這里的幾分鐘,有大電影的質(zhì)感。
來源:視頻截圖
漁船在逆浪中顛簸,年輕的鏢魚手持魚叉站在船頭,向海面遠遠一扔……
來源:視頻截圖
最后,2米長的旗魚被艱難拖到船上,海上漂泊多日的父子倆終于有了收獲,屏幕前的很多人,也跟著長長舒出一口氣。
捕獲到的旗魚。 來源:視頻截圖
為了等待一只旗魚的出現(xiàn),導演組團隊也在海上等待了五天。
這五天里積累的大量素材,最后呈現(xiàn)在畫面中只有幾分鐘,但看完這一幕,很多網(wǎng)友評價,“這一切等待是值得的”。
來源:視頻截圖
食物取材于豐饒的大自然,而美味的釀造,更是人們在多年勞動中的積累。
美食是一把鑰匙,打開的,也是人類的整個情感世界。
來源:視頻截圖
來源:視頻截圖
如同片尾所說:
地球上多元的風土,依然定時守信,孕育出多彩的食物,以古老的方式、靜默的力量,幫助我們在日趨雷同的日常生活里,辨認對方,看清自己。
山川依舊,風味不改。
下一篇:《花界人間》壯族文化的剪影
責任編輯: